-
您的位置:
- Home page
- > News
- > Company News
您的位置:
8月26日,由36氪主办的2020中国投资人未来峰会暨“中国最受创业者欢迎投资人”颁奖盛典在上海顺利召开。
沃衍资本在本次评选中荣登「2020年度中国最受创业者欢迎投资机构」「2020年度中国黑马基金TOP20」。沃衍资本创始合伙人成勇也同时入选「2020年度中国最受创业者欢迎投资人」。沃衍资本合伙人魏斌博士此次作为特邀嘉宾,参与了26日下午的智能制造圆桌对话环节。
随着“新基建”战略的实施,工业4.0的深入推进,产业投资有了新方向、新机会。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关注、深入产业研究,投资了一批批有潜力的创新公司。相较于消费、TMT等领域,产业投资变化慢、周期长,投资人又该如何适应由“快”到“慢”的转变?
围绕国产替代的机会、大环境中的高端制造的投资与发展,黑洞投资合伙人杨蓉、沃衍资本合伙人魏斌博士、CMC资本合伙人徐晨、丰年资本合伙人赵丰、山行资本创始合伙人徐诗展开了一场碰撞与共识并存的圆桌对谈。
图:沃衍资本合伙人 魏斌博士
魏斌,沃衍资本合伙人,2018年加入沃衍资本全面负责智能装备和工业互联网的投资。魏斌博士先后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机械工程学士、硕士学位,随后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获得工业工程硕士、机械工程博士学位。魏斌博士长期从事制造技术研究。曾任教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以及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
自1995年起任职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发中心(纽约),任高级研究员、制造技术首席科学家、全球制造技术总监,曾领导通用电气中央研究院所属4个国家的制造技术研发机构。2013年起任通用电气全球执行高管,至2018年任职通用电气中央研究院制造技术总工程师。魏博士拥有30年的科研、生产和管理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增材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共获得55项美国和国际专利,发表32篇技术文章。
以下是对话实录,经36氪编辑整理:
杨蓉:众所周知,至今VC已经在中国发展了20年,TMT和消费等领域一直是相对热门的,而对高端制造的投资则相对较少,几位嘉宾在这个领域都很资深,你们为什么会长期看好和投资这个行业?
徐晨:这个行业称呼有很多,有人叫高端制造,有人叫先进制造,有人叫智能制造,在这里我们不做详细分解。从历史来看,我们一直在对这个行业进行关注,从下游往上游看,所有的产品都很难脱离高端制造。从实际投资的量和市场关注度来看,人们更多的可能关注用什么、平时接触什么,制造看上去更远、更加专业。偏企业端、B端的,相对关注度的确没有C端那么高。
但这两年这个行业热度不断提高,我认为第一个原因是C端的消费结构还有用户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是简单说电商,也有传统零售业态的巨大变化。
第二,数据、5G、移动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变得更加成熟了。这些新基础设施都给制造提供一个全新的机会,比如最近疯涨的特斯拉,它就把制造流程通过机器人实现了自动化。从传统制造行业来看,这不单单是效率的提升,而是在多个维度上都产生了和原来业态不一样的生产环境。
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制造业受到其他基础设施多个维度和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两年是投高端制造或者智能制造非常好的时机。当然大家关注度更高的原因,可能正如前面嘉宾讲到的一样,科技在我们生活当中和我们关系越来越密切,很多时候人们都是通过这个维度关注到这个行业的。
赵丰:从丰年的角度来讲,之所以选择高端制造产业的赛道和方向,是基于我们的企业思维。这和企业研发产品有异曲同工之处:
第一,看机会和价值。这个社会上或者世界上有什么是在未来十年里拥有巨大的发展机会,并且同时能给各个层面提供价值的。
第二,背景和相关的经验。我觉得一个组织或者个人能找到一个大的时代机会点并和自己所擅长的领域相吻合,就已经非常幸运和幸福了。从我们角度来讲,我个人背景是人民币基金出身,十几年来,接触到的制造业、工业的细分领域(电子元器件、半导体、新材料、特种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越来越多,也更早地感受到了高端制造产业国产替代的机会所在。这是基于一个对大的世界格局方向的理解,以及在特殊背景下产业需求、国家需求。在未来十到二十年,进口替代的高端制造业仍将是存在很多机会。这也是优秀的投资机构应该贡献自我力量和创造价值的领域。
徐诗:回头再看一眼题目(“英雄远征”),挺有意思的。2020年是在新的分叉点上,虽然说大时代小人物,可是坦率讲,最后投资人是靠认知差额赚取收益的,我们做的事情是帮企业家分担了创新风险而获得回报。
做创业做投资其实是需要英雄的。接下来十年,浮浮沉沉,各种各样的思潮,技术进步的浪潮,远征这个词语有意思。移动互联网的十年结束了,或者说至少上半场结束了,流量的红利使很多公司崛起,当然也有很多公司衰亡。今天所有人都在思考产业的机会在哪里?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机会在哪里?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地在学习,了解供应链,了解上游,理解生产制造。
我们认为未来十年肯定有大的产业机会的。用通讯行业做对比,移动互联网诞生了小米、vivo等变革者,也只有华为是上一代传统的通信搬过来,并继续成为行业里的领航者。出行领域其实也是一样的,我的合作伙伴做了二手车的交易平台,他们也在往上游做。我们也从Tier 1、操作系统(不管应用层还是硬件)、元器件、芯片等方向看到了一系列的机会,产业不再是隔离的了。医疗、保险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对于我们纯互联网背景的投资人和产业从业者来说,都需要要深扎在产业里。
今天我们能发现几个有意思的变化:中国的基础设施在快速完善,网联化、数字化再到未来叠加智能化会带来一波大产业升级。2007年,我陪着吴敬琏教授考察东莞,那时候赶上金融危机,无比艰难,但十几年过去,时间依然给了我们答案。今天中国企业家依然站在时代浪潮的机遇里,找新的创业创新的机会。
我们能看到组织的创新和企业家的迭代,看到非常大的进步和跃迁。组织边界被打开了,各路投资人和创业者都在进入到产业升级的事情中去,我自己觉得未来十年投资跟创业都会变得难度系数更高,但是机会还是在的,让人期待的下一个十年。
魏斌:沃衍资本的创始人团队最早是投行背景的,他们最初在TMT发力做得很好,他们战略眼光看到了国家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即是世界工厂,也是消费最大市场,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又有市场,就有钱可以赚。制造行业并不像大家想象的没钱可赚,没钱我们不会在这谈这个事情,已经上市的企业比如铂力特、激智科技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市场还是很大的。
沃衍从2014年进入到这个行业,可以投资的领域很多。整个制造业的基础是材料,我们首选在材料工业发力,替代材料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领域。投资方面只要我们有适当的人并且看得准,应该是很不错的。我们非常幸运有一支非常优秀的团队,有几个很出色的合伙人,负责创投团队的丁哲波博士在新材料行业深耕多年,我们也有一帮很好的投资总监。
另外工艺和装备,也是很大一个领域,中国的高端机床目前国产率只有10%,中国的大飞机、高端材料、复合材料用量相当于比人家少30个百分点,材料与装备制造是一体的,这两块交互可以有很大的市场。我们关注的细分赛道是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和制造,另外大家不要忽视软件和数据,这块在中国属于过去不会被看好的,但是它很重要,从端到边到云到网,制造更新的前景在于怎么用这些新科技,因为现在大家还没有实质的智能制造,所以要把数据做好,工控做好,才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我们的制造能力。
杨蓉:传统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还是有明显区别的,我认为最大的差异性是高端制造业一定要科技创新,而且要辅助高端设备,请问下徐总目前在高端制造这个领域,创业者到底还有那些机会点?
徐晨:你会发现传统的制造行业在面对技术创新以后,传统企业的角色可能会发生变化,原来它可能是什么都想自己来做,而现在开始变成一个购买者或者使用者。原来主要的壁垒是规模,而现在规模只是一个维度而已。如果企业没办法更好地抓住新的基础设施所催生的机会时,就会逐渐被甩到落后的位置。而这些技术维度又往往是传统企业不擅长的。最近许多传统机械企业,开始或组建合资公司,或投一些新的小企业,或有时候用一些外部三方的服务提升它整体的竞争能力。这个行业慢慢进入了开始为初创企业们的技术、创新买单的时间。
虽然过去大家觉得以价格优势取代进口是制造业所谓的核心竞争力。但现在看来,结合整个市场的变化,让中国企业意识到中国本身制造业的发展,可能和欧美会走完全不一样的路。这不是简单的价格问题,而是在新的变动市场环境下,能否用新技术结合新出现的基础设施,让企业能够在新的时间段中依然保持领先的地位。
大公司还当然是有它的优势在的,但是你会发现它们前面面临的不是像原来和海外或者同体量的企业竞争,而是更多地如何和它们在同一赛道、但更早使用新技术的企业竞争。传统企业开始建立自己所谓的生态系统,就像移动互联网时代,阿里腾讯这些公司非常难打败,是因为它有非常完备的生态系统在,现在我们看到制造行业有很多领先的公司,已经开始在技术端或者创新端,或者智能端,建立自己新的系统。
当竞争进入新的领域的时候,很有可能你就会失去你原有的竞争优势。对于新企业、小企业,在巨头互相划分疆域的时候,一个机会是你可以成为某个阵营当中非常重要的一员,还有一种机会是你也有可能在新兴区域中成为新的巨头。这中间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存在,比如说边缘计算,所有新兴制造业多多少少都会和这项技术发生关系。你需要高速响应,要能够在相对比较复杂恶劣的环境中做出快速的数据回馈,原来传统企业都没有,但是它又和传统互联网或者传统软件行业的特点不一样。如果创业企业不了解传统工业的特点和所谓环境的要求或者、指标的话,你也没办法很好地服务它,这时候新型的拥有不同的技术能力的公司机会就出现了。这只是一个例子,这个行业演进的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多的新型企业,会有更多投资机会让我们去抓住这个机会,也能够成就我们投资者的价值空间。
杨蓉:如徐总所说,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在全球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未来我们在行业的大赛道里,只要通过技术赋能,引进高端设备,提升创新研发能力,这个赛道的潜能还是非常大的。接下来问一下赵总,我们有优势,但是也有劣势,中国高端制造业基本上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你认为在中国高端制造这个领域,具体来讲,有没有遇到过一些行业面临的共同的问题,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赵丰:我们将中国目前的高端制造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替代性需求的,一类是有新需求的。有进口替代需求的,做出来就是机会,因为市场是现成的,产品是现成的,客户需要什么非常清楚。而有新需求的,则包括大家说的工业4.0。不同的分类对投资模式会有很大的影响。高端制造业当前发展的阶段更偏向于做替代型投资。
制造业投资有什么问题,或者我们现在观察产业最核心的思考是什么。我认为中国制造业与其他行业不一样,有两个“慢”:
第一,制造业企业本身生长速度慢。制造业不可能三年五年就能跑出来一个独角兽,因为存在一定的客观发展规律。丰年资本不仅做参股投资也做了控股投资,并亲自引入科学系统的经营体系,通过管理赋能辅助企业发展。但和互联网产业投资相比,无论是增长速度和发展速度都是非常慢的。
第二,客户的教育周期慢。如果企业本身是针对新需求,教育周期则非常长。这意味着行业风口不会很快地到来,至少绝对没有喜茶流行得快,差别会很大。丰年资本现在更倾向于做替代性需求的项目,因为客户和市场更加明确,所以一定程度上会加快企业的增长和迭代速度。
我们接触了中国众多制造业企业,有一个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与世界一流的制造业企业相比,中国制造业的管理水平至少还有20年到30年的差距。由于管理能力不足,很难实现业绩上更大的突破。如果已经习惯了互联网行业的投资机构,再接触高端制造业投资,千万要先降低自己三个档的预期,然后再去看这些企业,否则会受到很大的打击。传统制造业企业家年龄普遍四五十岁,学习和迭代能力已经随着自然规律在弱化,再加上制造业的环境没有互联网那么开放,以及人才的缺失,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水平。
丰年资本把最核心的抓手和发力点建设在如何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上。这个和普通的投资机构不太一样。我们的能力不仅是挖掘出好的技术和产品,更是基于深耕产业并深入了解企业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管理赋能”,辅助培养企业形成更加系统性的核心竞争力,将其自身蕴含的巨大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杨蓉:一方面帮助老一辈的企业家提升管理水平做好培训,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帮助二代做好传承培养。其实高端制造在国内和国外还是有很大差异,国内和国外相比,各自有什么特点,如果要做到替代需要怎样成长路径?
徐诗:每个产业的情况挺不同的,比如中国的电视、空调、冰箱是世界级水平。但半导体芯片差着相当大距离,需要较长时间慢慢追,先不说超越,我们得尊重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些事是不得不做,有些是马上看到机会马上做。我也很认同赵总的观点,要看到确定性的机会、替代的机会,不管是消费品升级,高端制造,只要有市场在、需求在,并且我们的产业能力是跳一跳能够的着,这样的是要决心布局的,因为有可持续的市场,长期价值是可以被证明。
我自己感触很深,刚才提到那个点,制造企业投下去,产能周期有一个比较长的爬坡过程,至少8个月到一年。我们之前投理想汽车,他们第一波选择了SEV,其实就踩错了,错过了差不多接近一年的时间,但后来也快速爬坑,直到上月底也成功上市了。我们要尊重产业的生产规律、产能排期规律,通过自己的深度理解,将原来生产里面的科学方法论提炼出来。这些可能对于原来投资互联网的人来说是陌生的领域。但大家要快速地跳到产业里学习、迭代,帮助产业链做升级,产业革新的机会是有的。对于海外和中国市场的替代问题,在有确定性的市场高端制造方面,中国一定会站在国家战略层面、科技投入层面坚决投入,但是有些领域就是得尊重规律,我们做不到的事只能说先投入,有足够的耐心和等待期,等到它长出来。
杨蓉:谢谢徐总,确实国内和国外有较大差异性的。补充一下,如刚才赵总所说,国内制造企业需要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政策配套也应该有一些相应的措施,比如高端制造产业园区。当产业配套更成熟的时候,整个行业协同性才会更强。
最后一个问题,众所周知,高端制造这个赛道投资周期比较长,研发周期比较长,回报周期就更长了,而对于每个基金来说,一般的存续时间是七年左右,对投资者考验也更高,很多投资者喜欢投中后期已经跑起来的项目,更有技术壁垒规模效应的项目。那么对于早期创业者,各位有什么样的建议?请魏博士来回答。
魏斌博士:早期时候,创业者都是很好的工程师或者科学家,在某个行当有一些原创的想法或者在海外有学到先进想法,大家多半是想证明这个事情能做成。然后投资商进来,科学家就要变成企业家,这时,有些人的素质可能就不够了。
另外制造业处于哪一个阶段很重要,有硬核技术研发阶段,也有系统集成阶段。中国不缺集成能力,造一条产线,不管是物流产线还是汽车产线,拼凑得很快,但是再往下走,核心零部件我们就差一点,原创材料更差。我们在选新的投资人或者新的企业的时候,我们多半还是要看他们是在哪一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投资方式。投完以后我们还要进行管理还要提供支持,好的投资公司应该具备赋能的作用,比如引进渠道,给他们做一些培训,甚至连管理、财务都得培训。创新公司多,投资的方向也比较多,投资阶段成熟度也不同,投资方应该为被投企业提供支持,这对产业投资特别重要。
杨蓉:其实我也是从创业公司出来的。对于早期创业项目来讲,我的经验是:第一真的是聚焦你所擅长的领域,让研发和产品找准需求点,找准这个赛道和细分领域的机会,抓住机会形成合力。第二,要具备让别人看到的能力,就是说让投资人看到,让行业看到,让整个用户看到,你的差异性价值,只有这样你才能尽快地跑出来,这两个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在国内,高端制造领域有些产业,已经能占到全球50%以上市场份额,还有大部分的企业可能还有一段路程要走,祝愿在座各位投资人能够投资更多的更好项目。
>>>>关于沃衍资本
沃衍资本创办于2011年,是中国一线产业科技投资机构。
成立以来坚持以行业研究驱动投资策略。以新材料为主要方向,同时关注高端装备 、数字科技等,并重点关注泛半导体、5G与AI、激光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至今,沃衍资本已成功投资激智科技(300566)、 利安隆(300596) 、太阳能(000591)、 建龙微纳(688357) 、中科极光、帝奥微电子、科华微电子、酒仙网等众多项目。
了解更多,请访问
www.richlandca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