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衍资本合伙人金鼎博士受邀出席2020湖北·高质量发展资本大会 圆桌对话:聚焦核心技术 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0-10-16 15:38:19 50

image.png

9月28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办的“2020湖北·高质量发展资本大会”在武汉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以“科创新高地,增长新引擎”为主题,助力优秀企业探索上市之路。沃衍资本合伙人金鼎博士受邀出席本次大会圆桌论坛并担任大会特设路演大赛的评委。


本次大会以“科创新高地,增长新引擎”为主题,采用“1+4”的会议形式,设1个主会场、4个平行分论坛,同时特设路演大赛、“长江夜话”闭门会议、“创投健康跑”等环节,聚焦资本市场新动态,构建资本与产业对话、对接的交流平台,着力提升湖北、武汉对资本的吸引力、集聚力。

image.png

社会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在社会信息化浪潮中,怎么样紧紧抓住信息技术进步带来的重大机遇?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2005年之前,在国际互联网RFC当中,由中国牵头制定的标准只有一个。但是近几年,中国牵头制定的标准已经接近100个,从1到100应该可以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我们在互联网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制订方面已经有了重大突破,但是距离建立网络强国的目标还是有很强大的差距的。


围绕如何进一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来助力高质量发展?这一话题。兰璞资本创始合伙人黄节德联资本合伙人贾静沃衍资本合伙人金鼎开元国创总经理杨眉水木易德投资创始管理合伙人李罡展开了一场充满干货的深入探讨。


image.png


金鼎,沃衍资本合伙人。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历任飞利浦集团全球战略与业务发展总监、全球创新支持总监,Lam Research多个研发管理岗位。在世界500强企业和顶级研究所,近二十年广泛从事战略、商业发展、创新管理、大型项目管理等全球性管理职位。以“价值”为驱动力,不断地为企业拓展新业务领域,成功地建设区域和全球的研发团队。2018年年初加入沃衍资本担任合伙人,负责半导体等相关领域投资。

以下是现场对话实录编辑整理:


黄节:谢谢主持人,这场圆桌环节非常有幸请到了这样强阵容的嘉宾,首先请嘉宾自我介绍。


金鼎:今天非常高兴来到武汉这个英雄的城市,来向政府和资本业界的专家、同行们一起分享、探讨怎样让武汉和湖北高质量发展。


我是2018年回国的,在之前的20年都是在新加坡、美国、荷兰生活工作,所以今天我想用一个新兵的视角来抛砖引玉,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新的看法可以切磋。


目前沃衍资本主要关注的应用市场有四个:


第一个是泛半导体,半导体我就不用科普了。实际上半导体在泛半导体是有四个领域,一方面是传统意义上的集成电路,也有LED、光伏。同时显示、大量的光电应用也是半导体的范围,同时沃衍还关注5G和AI,就是半导体延伸在应用的领域。

 

另外两个,一个是先进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上以及广泛的新材料的领域。再一个领域就是先进制造以及工业互联网,由于这两个方向是由我们另外两位合伙人负责的。所以我今天专注给大家讲讲关于半导体我们沃衍的投资逻辑。

 

半导体发展了将近60年的时间,我们已经从技术的角度走到了摩尔定律放缓的期间。所以很多耳熟能详的三纳米、四纳米技术,看似很高深,离我们的生活又很近。但是生活中除了手机之外它离我们又不是那么近。所以作为中国的半导体人,我们要关注的并不完全是这种高端的技术,反而是一些相对低端,而与我们生活又比较贴近的技术。

 

以武汉为例,大交通里使用了各种电力的芯片,这个功率芯片的应用,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从模拟端,最近5G的发展、AI的发展,都强烈的需求射频的芯片以及很多的相关通讯的芯片,这其中大有可为。在模拟端,我们最近投了一家帝奥微电子,它在做电源管理、信号链的研发,我们非常有信心,他们可以在模拟产业里为中国走出一条路。

 

另外我说的摩尔定律放缓,还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更大的机遇。在垂直的集成上,半导体还有非常长的路可以走。所以在先进封装上,因为我们中国已经有大量的企业,像天水华天、富士通、江阴长电已经占据了全球主导的地位。所以我们依照从后往前,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也可以反推半导体的制造业。当然了,随着中兴现在受到的限制,其实我们在半导体制造业还有太多的短板,太多需要补足的地方。我们一方面要志存高远,但另一方面一定要脚踏实地。

 

以武汉为例,我们应该用一种心灵拷问的方式来问自己,到底武汉的优势在哪里?优势是科研院所的数量,还是教育产业可以放大的潜力?是广义的交通的连接,还是说交通这个产业所孕育的这种数据化的产生的能力和未来工业互联网的交联?很多时候我们一定要因地制宜,依据中国特色、地区特色,发挥我们的优势,我们才能做出好的投资,才能做出最大的发展。

    

黄节: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先从李罡总开始,你是武汉人,你们专注创新这个领域,能不能根据你对武汉的了解,谈一谈你对武汉创新的氛围和你的看法,特别是现在双循环这种大的环境下,对武汉来讲有哪些新的机遇?

    

李罡:好的,我是1999年离开武汉的,后面工作不在家乡了。但是后面从事投资工作之后,前两年也有考虑过我们在北京这边,我们孵化的一些创新项目,能不能够在这边来落地。当时对当地的营商环境,产业的情况做过一些调研。武汉在双循环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基于武汉自身的一些条件,应该在下一轮的经济增长当中属于国家定位的国家中心城市,或者是在长江经济带的节点城市,应该是有很大的后发优势。

 

我刚才听江涛总讲他对创新的理解,我还是挺受启发的。你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端来分析的话,可以看到武汉下一步的优势和机会。从需求端来讲,武汉处于九省通衢这样一个位置,在华中这样核心的区域,这个地方是有大概两到三亿的人口规模,整个经济总量也是几十亿的规模。它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在未来的供应链、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也辐射了周边的市场。武汉在华中它是有很大市场的体量,以及在要素配置上,它会成为非常中心的一个节点。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它会有很多的应用场景。这个市场需求的规模和应用场景会驱动很多创新的产业,能够在这个地方发生。

 

从供给的角度来讲,这几天大会讲得比较多,武汉从土地资源供给,从人力资源,从原来已经具备的产业结构。这几天大家提得比较多的在光电信息、在显示、在集成电路、在生物医药、在汽车零部件等等这些产业已经具备很好供给端的传统产业基础。基于这两方面,未来武汉还是大有可为的。

    

黄节:杨总,您投的很多企业是在武汉或者湖北的,能不能根据您的亲身经历讲一讲哪些企业让你觉得当初真是很幸运的投到了武汉。

    

杨眉:是这样的,我们的组合里面还是有一部分企业,包括我看今天的视频里面,斗鱼它的总部就在武汉,这就是我们间接投资的公司。像我们投的组合里面,我们投资的药明康德、上海联影,都有生产基地或者第二总部是放到了武汉。

 

我们从结果来看,武汉还是给了非常好的一些政策倾斜,吸引了这些公司落地。包括未来,未来也有一部分生产基地是在武汉,也是我们间接投资的公司。所以我们看前期实际上政府为打造好的,无论是生物医药基地,或者是制造业基地,或者是半导体先进技术的基地,都给了大量的政策、土地或者资本的支持。

 

我认为未来,我们是从资本的角度,特别是我们既做GP投资又做直接投资,我们非常有感触的一点,我们还是建议政府或者是武汉当地要给更多的创投或者PE投资政策的倾斜,能够吸引很大一部分资本聚集到武汉。好的资本其实是带资源的钱,带资源的钱能够真正吸引到他的被投企业或者是他的管理人落地武汉,这样才能形成一级一级放大的资本的聚集效应和产业的聚集效应。我们的两只基金当时都设立在苏州,苏州当时的发展也是靠资本和产业的聚集双轮驱动,在这么小的地方,GDP还略高于武汉。

 

所以我们希望武汉不管是它的地区优势,还是它的人才优势,还是它目前实现的部分制造业和半导体产业链,包括生物医药这样的落地,我们要继续放大这些优势。真正形成资本、人才、产业链的聚集,这样才能够使武汉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我们也非常愿意在这个聚集过程中为武汉的发展出一份力,包括我们自己也有幸是洪泰的投资人,我们也希望把我们自己的资源横纵交叉,能够把我们落地在武汉。

    

黄节:下一个问题请金总来回答。刚才在你的介绍里提了一个心灵的拷问,问了一些非常好的问题,但刚才因为时间的关系,你只是把问题提出来,没有更多的展开。根据这些问题,你觉得武汉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到有差异化的发展?

    

金鼎:这个问题挺难回答的,这些问题实际上又延伸出了更多的问题,因为我对武汉的了解还不够全面目前在不断地建立这样的知识。但是关于武汉的发展,我想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不管怎么样的发展,你一定要有一个原始的基石,而这个基石是一定依赖于你的基因所在的。

 

我举个例子,我在新加坡待了十年,新加坡整个的发展历程,当初他一脚被马来西亚踢出这个国家的时候,其实它什么都没有,他除了一个地理优势,就是海运节点的位置,除此之外他没有太多的优势。但是作为领导人,他有效地利用了这个运输的节点,不断拓展它的产业链,从它的物流拓展到石油、化工的外加工,进而拓展到医药相关的电子产业,它不断地依据自己的产业链自然的拓展,而且在多元化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总之有一条,他永远没有放弃自己航运海运枢纽的位置。回归初心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话,我们一定要抓住自己的本源才能有更大的发展,这是第一个。

 

第二,在全国风起云涌的发展中,各地都建芯片、各地都是AI,这时候我们要清醒一下,是需要每个人都做AI吗?是需要每个人都做芯片吗?我们要真正做这个引领的人,还是要做一个快速的跟随者,其实也是不错的。作为一个城市的发展,有的时候不仅仅要占领高地,我们要求最高的性价比。我们要在最快的速度,最少的时间里得到最好的成效。

 

据我所知,武汉在重工业制造上有非常强的实力。我们再往下走,不要转型,我的回答是不要转型,而是要升级,要真正从底层就做得更强,把我们芯片技术植入到工业互联网里。有更多的感应芯片,可以把我们的数字化真正实现到这些重工业的这些基石企业当中,让他们不仅仅是做到国内的龙头,而且是世界的龙头。在这个带领下,相应产生出的一些真正的企业的、工业的产业的问题,被他们解决掉了,这样才带来真正的价值,而不是随便的跟风,也不是吹一个风口。其实我觉得,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发展的途径。

 

黄节:谢谢金总,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把最后一个问题留给贾总,能不能谈一下如何聚焦核心技术,来提高高质量的发展。

    

贾静:谢谢黄博士。对于核心技术或者是说投资或者发展,我们把它定义为这是一个直线追赶型的领域和行业。它不像互联网,我们之前说羊毛出在猪身上,我是一个颠覆式的创新,我有很多颠覆式的模式。但是我们回到科技和技术本身,别人走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路,其实每一条和每一个点都不可能去省略的,你必须是一步步地去走。比如我们说半导体的制成,大家走过了45纳米、28纳米、7纳米的路,我们走这条路的时候,我们同样也要这么去走。

 

我们觉得武汉市政府非常有魄力的地方,就是投在了存储的这个行业。在半导体里,我们知道存储的这个行业,整个半导体有5000亿美金的全球市场,但是存储就占到了1/3,存储这个领域是需要投大量资金,就是半导体领域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投资密集,在这个领域其实是最明显的。在全球只有三到五家企业,在从事这个存储领域。我们以后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所有东西存在存储里面,你不管是从国家安全还是从各方面的角度来说,一定要在这里头去做投入的。所以湖北政府还有国家在武汉投了长江存储,已经投了上千亿人民币在这个上面,这个产业确实是需要很多的投入的。

 

另外一个,技术领域或者科技领域我们把它定义为一个直线型追赶的行业,我的自身感受来说,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就是在人才的点上。大家这两年谈大搞芯片、大做芯片,如果再看整个行业人才的缺口,都是有三五十万的缺口,这个缺口还是指普通的工程师。这里面我们说核心的技术人员,培养一个数字工程师可能需要一到三年的时间,但是有一个好的模拟工程师可能需要十年的时间。以及这里头的领军人物,这里头的领军人物很难说是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出来,而是必须在行业里头摸爬滚打过很多年。我们觉得在这个领域40岁左右是最黄金的创业的年龄,这个人才还是非常稀缺的。

 

所以在聚焦核心技术上,人才也是重中之重。关于武汉,几位嘉宾也说到了,其实武汉整个的高校是仅次于北京高校的数量,在一些核心的领域,比如武汉大学在遥感领域,刚才讲到的航天卫星,还有华工科大在数控领域都是非常靠前的等等。如果谈到聚焦核心技术,我大概谈这两个点,一个是需要人才,另外一个需要投入,第三个是需要耐心。